当传统的京剧遇到现代的“萌”漫画,当京剧里的人物遇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当国粹京剧遇到各种混搭……没有异样的声音,没有鄙视的目光,通过一幅幅Q版的京剧漫画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了京剧,也开始记住了漫画作者的名字——有点奇怪但乡土气息很浓的“胖不墩儿”。
“胖不墩儿”是一位“80后”姑娘,自由职业者。她自称有三大爱好:京剧、漫画和美食。4年来,她专心用漫画的形式讲述京剧的人物故事和喜怒哀乐,希望用诙谐的表达方式展示这种传统艺术的魅力,吸引了数以万计的“粉丝”。对于她来说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京剧,是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“中国梦”。
“我喜欢京剧,当然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京剧。但是我这种希望不是把京剧硬往你的脑子里装,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潜移默化,让你很自然地察觉出京剧的美,从而打心里愿意接近。”“胖不墩儿”曾经对别人这样说。
一个“薛湘灵”石榴 一个“蒋干”馅儿月饼
薛湘灵是京剧《锁麟囊》里的女主角,中秋节,她却“藏”在了石榴里;韭菜馅的月饼掰开一看,里面竟“躲”着盗书的蒋干;至于五仁月饼,“装”着白脸的曹操、黑脸的包公、蓝脸的窦尔敦、黄脸的典韦和红脸的姜维……
这些在网络上被网友议论的作品体现了《舌尖上的京剧》漫画的特点:把可爱萌人的京剧卡通人物与传统食品相结合。而京剧人物的特点与食品特点又能恰当地融合在一起。
这些都是我画的漫画《舌尖上的京剧》的作品。其中“薛湘灵石榴”和“蒋干月饼”是今年的新作品——虽然五仁月饼在今年被各方人士“吐槽”,但是那个“五仁月饼”漫画,是我去年的作品了。
我打小看京剧,这组漫画里,都是根据人物扮相的色彩和造型来定相似的食物。
像《锁麟囊》里的薛湘灵,人生的转折点就在于“结婚”,所以我将她的形象定位在新娘子,一身红,又喜兴,正好与中秋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搭配起来;而《群英会》里的蒋干,本来就不是一个正面形象,身穿绿色的行头,而韭菜馅的月饼又有嘲讽之意,正好与蒋干相搭配。这些漫画作品里都体现了我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认识,当然也有对咱国家的那些传统美食的理解。
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,尤其是民间文化,我喜欢年画、剪纸、泥人、风筝等等各类民间工艺品。上学的时候学的美术教育专业,对绘画这方面学得比较笼统,但是各个画种里面最偏爱的是中国画。毕业之后自己学习画漫画,不知不觉就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影响,慢慢形成这种画风。
其实我的专业对口就业是做美术老师。毕业之后我先在一个小学当了代课老师,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400块钱,干得比别人多,但拿的钱却比别人少。所以时间长了肯定要心理不平衡,也就不干了,没有什么好遗憾的。
再后来我和同学一起办过美术班,但是由于不会经营,效果也不太好。再后来就自己学着画漫画了,也没有什么目标,只是兴趣。到现在算是找到了一个绘画的方向了,这个过程说难也不算难,只要你先把挣钱这件事放在一边,都能做到。
“京剧很亲民,很可爱,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”
“胖不墩儿”并不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本名,但是她说出了自己的年龄,29岁,家在河北廊坊。作为一个幽默乐观的“80后”,敢于自嘲的她用这样的一个词概括自己的生活状态——土肥圆闲二。
我还是小孩儿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评书,到现在还记得很多评书故事。有一次电视里放京剧《锁五龙》的《斩单童》一折。这一折讲的是单雄信因为哥哥被唐主李渊误伤致死,所以誓死不降唐,最终被李世民斩死在法场。
这与我听的评书《隋唐演义》里讲述的基本一致。当时,我并不熟悉京剧的唱腔,只是知道单雄信是一个大花脸。但是,我只是一看剧中人,提到了单雄信、罗成、秦叔宝这样的英雄人物,当时就提起了精神,来了兴趣。我那天站在电视旁边看了很久,后来再有京剧的时候就会留意一下,发现很多的京剧故事都能在评书里找得到,逐渐我就从“留意”到“关注”,直到“喜欢”京剧。
我到现在都认为自己对京剧虽然喜欢但一直涉及不深。我接触了很多的戏迷和票友,以及一些刚开始喜欢京剧的爱好者,发现现在大家对京剧抱有两种态度:一种是偏保守的,认为京剧应该保持原汁原味;另一种是创新派,认为京剧想要发展必须要迎合大众,迎合现在的文化。
我想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的观点来表达我对京剧的认识。裴艳玲先生有个观点特别好,她说,一碗水,你首先要装满,溢出来的那些,才叫创新。你本来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好,创新也是瞎创。我这些东西我不觉得是创新,我只是觉得京剧就是这个样子,很亲民,很可爱,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。